第70章 墨者守城
“钜子是墨家的领袖,当初建立时,是希望以武止武,但只替人守,不替人攻。可惜今天很多墨门子弟已大大变质,和六国权贵往来不绝,居然为了钱财权势而替六国守城。”鬼谷门门主董安表情严肃地说道。 “难道赵国请到了墨家帮其守城?”蒙毅有些好奇地问道,不过由于蒙毅此刻身在后方,自然没有惊慌失措。 “赵将颜聚就是赵国墨家分支首领的亲儿子,你说呢?”鬼谷门门主董安品尝了一口香茗,缓缓地说道。 “原来如此,看来大将桓齮要遇到大麻烦了。”蒙毅自然知道墨者守城会给攻城一方带来重大伤亡,有些感慨地说道。 鬼谷门门主董安担忧地说道“为了应付秦军千奇百怪的攻城法,例如积土堆山、连环云梯、纵横地道、修堤水攻、蚁附攻城等攻势,哪怕是投石车、巢车等攻城器械,赵军都是准备妥当。城内还严防死守,粮草军械都是重中之重,都是专人天天看护。就算凶猛如秦军,也很难快速攻下城池。“ “不过好在韩国和魏国在大秦铁军的猛烈打击下,都已经向秦国称臣。这两个国家暂时都不可能向赵国派出援兵。而我大秦陈兵上蔡,楚国惶恐不安更加不可能派出援兵。无独有偶,秦国和燕国夹击赵国,而齐国居然也派兵在燕国南部活动。看来齐国也害怕赵国灭亡之后,秦军继续向东进攻齐国。如今东方六国,除了燕国尚未和秦国接壤,就连齐国也被秦国攻到边境。齐王田健已经感受到了大秦的兵锋,自然只敢在暗地里牵制秦国行动。”蒙毅想了一想,略感欣慰地说道。 “的确如此,没想到短短数年,韩国只剩一个郡的领土,魏国只剩下两个郡的领土。而赵国只剩下四个郡的领土,但是云中、雁门、代郡早就经济凋敝、人烟稀少,如果不是李牧率领十万大军严防匈奴,恐怕赵国早就亡国了。楚国只剩下东面半壁江山,和齐国算得上是平起平坐,可惜也只有五个极其荒凉的郡,终究难以抗衡全盛的秦国。可笑燕国还在背后扯后腿,难道他不知道赵国一旦灭亡,秦国就会和燕国接壤?真是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目光短浅,不知死活!”鬼谷门门主董安也是感慨万千。 《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其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有个过着贫穷生活的楚国人张三,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螳螂窥伺蝉时使自己隐身的那枚树叶,来摘取它。这枚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种是螳螂隐身的那枚树叶。楚人张三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不看得见我?”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他的妻子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哄骗他说“看不见。”楚人张三内心暗自高兴,就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县官当堂审问,楚人张三诉说事件从头到尾的经过,县官大笑起来,释放了他,没有治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居贫而不能守志,心生邪念、利令智昏,因而做出自欺欺人的事。 《楚人隐形》中的楚人,令人发笑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处是他对书上的荒唐内容信以为真;由无知的天真产生了无知的行动。再一处是他大概是因为找到了“隐身之宝”太激动了吧,把能“隐形”的树叶掉到地上了;偏偏地上的落叶又很多,分辨不清哪一片树叶才是可以隐形的,他居然想出了个笨办法,把所有的树叶都扫起来带回家,尽管有“数斗”之多,他也不嫌麻烦。第三处就是他拿着树叶到集市上去,当着人家的面去拿人家的东西。这个楚人的想法和行为闹到了十分荒唐可笑的地步,愚昧无知引来了愚蠢行为,让他落得被公差捆绑起来押送到县衙门这样可悲的下场。《楚人隐形》引人发笑,但又令人深思像“楚人”这样的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是也常能见到的吗?他们和楚人的思维方式一样,无视现实;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总是凭主观想象,他认为怎样就是怎样;总是想当然地做事情,结果把事情弄得很糟。这些人都有一个弱点,就是自以为是。希望我们读过这则笑话之后,也能照一照这面镜子,想一想我们平时有没有犯过像这则笑话里所描述的错误呢? “天下大乱,礼崩乐坏是常见之事。在这样一个朝不保夕的大环境下,人们急需一个心灵的寄托和希望。而墨子的兼爱观点,给了这些平民以希望和坚持。因此墨家学派的门徒大多为贫苦之人。在这里,他们仿佛重新找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那种无私得到大爱精神在他们这里发源。 而儒家的仁爱是建立在周礼之上的,是有差别的。对君主的爱,与对待父亲的爱,是不同的。而墨家的不同观念的爱,取得了半数人的追捧,使得墨家在当时可以和儒家平分秋色。一个人无法改善社会大环境,便改善自己,使之对自己有利。”蒙毅从来到这个世界就对诸子百家研究颇深,算是百无聊赖的精神寄托吧,可恶的“屠龙王”居然隐藏如此之深,害得蒙毅此时无计可施。 蒙毅心想从现在看来,墨家的有些思想仍是我们无法理解的,更别说做得到的。所以后来墨家的衰落,也是可想而知的。常年的战争,使得百姓流离失所,情感缺失。墨家便给他们了一定的思想导向和技术传授。百姓有了一技之长,才能在乱世苟存下去,这便是墨家学说的独特吧。 “墨门秉承尚同、尚贤、非攻、兼爱、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十大教义。”鬼谷门门主董安缓缓说道,同时也没有忘记阐释其具体含义。 “非命”是指否定天命。 “非乐”是指反对繁饰礼乐。 “明鬼”是指承认鬼神的存在。 “节葬”是指反对厚葬,提倡薄葬。 “尚贤”是指崇尚贤能之才,任人唯贤,反对各国贵族的任人唯亲。 “节用”是指反对奢靡,提倡节俭,诸侯贵族等应当节约民力。 “非攻”是指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对防御战,墨子是支持的,而且他曾经好几次亲自带人帮人守城。 “天志”是指以上天的意志为法令,实现其“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而提出的表现形式。“天”有赏善罚恶的意志,“天志”规范制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天志”是法律的来源,“天志”是最好的法律,“天志”的核心是“兼相爱,交相利”。墨翟推崇“天志”的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公正和平等。 “兼爱”是指不分阶级差别的爱,即平等。兼爱,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就是爱人,爱百姓而达到互爱互助,而不是互怨互损。不用说,这也是墨子根据尧舜时代设计出来的大同世界的模型。兼爱还表现在大国不侵略小国,国与国之间无战事,和平共处。 “尚同””是指上天“选择天下赞阅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立以为三公、万国诸侯,以至左右将军、大夫和乡里之长,社会成员自下而上尚同于天子之“义”;并且“上有过,规谏之”。社会成员的意愿层层上达,庶几天子及其以下的各级官吏按共同的“义”行事,从而实现“天下治”。 蒙毅突然想起史料记载墨子死后,墨家学派发生了分化,分为相里氏之墨(秦墨),邓陵氏之墨(楚墨),相夫氏之墨(齐墨),活动于战国中后期。 楚墨的邓陵子,此派更多的是以侠客的身份,到处行义。他们反对各国的战争,认为这些战争都是权贵们为了自己利益发动的,不利于百姓,他们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这个世界。 齐墨的相夫子,此派是一个以学者辩论为主的门派,他们游历各国,讲授墨家的兼爱思想,他们反对用暴力去解决问题(甚至包括起义),希望能用柔和的方式去获得和平,也是思想上最幻想的一派。 秦墨的相里勤,此派注重科技研究,非常务实。他们帮助秦国的原因,也是因为看见只有秦国当时的制度,是最接近他们墨家的最终设想的,所以他们愿意帮助秦国完成统一战争。 先秦史料大多残缺不全,即使是史官遍地的春秋战国时期。 蒙毅禁不住好奇心,询问“三墨”如何变成“七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