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闲话
进入港口,映入洪保眼帘的就是一座花岗岩石修筑的栈桥,这座栈桥两边能够同时停靠六艘大船一起卸货。 这样的栈桥在大明都没有几座,可见侯显在南平州是下了苦功了。做为一个老航海人,他们太清楚南平州的价值,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有这样一座栈桥,南平州港口的货物装卸能力就能够大大的增加。提高装卸效率就意味着南平州能够快速补给,若是面对战争的时候,谁能快速补给,谁就能快速恢复战斗力。 洪保踏上坚实的栈桥,侯显已经在栈桥上等候,看到洪保身手矫健的走上栈桥,侯显迎上去笑着说道:“老洪的身手不减当年啊!” “那是咱家这身子骨,还能给陛下效忠二十年!”洪保对自己的身体情况非常的自信。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两个老熟人开了两句玩笑,洪保说道:“这次你得跟着咱家回去了,陛下要你回去坐镇海军总部,陛下把接替你的人也给你派来了。” “人在哪里?” 洪保回头,指着刚被士兵用担架抬下来的弋谦说道:“就是躺着的那位,原通政司使弋谦!” 侯显就是一皱眉,这南平州如此重要,陛下怎么安排了这么个病秧子过来了,这要是还没上任几天就交代到这里,再派个总督过来至少都需要一年的时间。 可是人是皇帝指定的,侯显也不能多说别的,带着一肚子的疑问看着士兵将人抬到他们近前。 本来已经习惯了海船的摇晃的弋谦,在进入西风带的时候,狂风巨浪让海船变得无比的颠簸,本来已经不再晕船的弋谦,再次狂吐起来。 再次晕船的弋谦比刚开始上船的时候还要严重,几天时间都只能喝一点流食进去,这边吃进去那边就吐了出来。 等到进入南平州海湾,海面变得平静以后,弋谦的半条命快没了。躺在担架上看着前来迎接的侯显,弋谦在担架艰难的抬起手拱手道:“老夫无法克服晕船之症,让侯公公见笑了!” 看着脸色蜡黄的弋谦,侯显拱手回礼道:“无妨,晕船之症那是因为弋大人不经常坐船,习惯之后就好了,现在登上陆地修养几日就能恢复如初!” 侯显将人迎进南平州总督衙门,这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典型东方四合院建筑,是南平州最好的建筑之一,当然要说投入最大的建筑还是现在还在建设的大明南平州灯塔。 弋谦的身体情况暂时也不能进行交接,只能暂时安置修养,等到身体恢复再进行交接。吃过一顿简单的晚宴之后,侯显与洪保二人坐在官衙的花厅闲聊,现在已经进入了南平州的夏季。不过由于靠近大海并且常年都有西风吹过,南平州的夏天并不酷热。 “老洪这次就是专门过来送移民和弋大人上任的吗?” “不光是如此,还要锻炼海军的远海航行能力,大明海军发展到今日,规模已经越来越大,陛下这次让咱家来到这里等着老王从欧洲回来,我们三人都要进京面圣。 海军可能要进行大的调整了,如今海军高层都是我等内官在把持,朝廷官员早已有了异议。不过陛下对我等依然是信任有加,若想让陛下还能继续支持我等,就必须拿出政绩给朝廷上下看。 所以陛下给海外的旧港、新明州和南平州都派来的官员,寄希望于这三块海外之地能够给大明带来丰厚的利益。” “早就听到过朝臣都在说,海军劳民伤财,每年都要花去大量的财富,却不能给朝廷带回多少利益。不过自从陛下登基之后,我海军每年可是为陛下带回了非常多的财富。” “我们是带回了大量的财富,可是这些财富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朝廷并没有拿到好处,而且朝廷如今连官员的俸禄都已经快发不出来了。 咱家出发之前,听说京官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俸禄发放了,这两年基本上都是寅吃卯粮,陛下与朝廷达成了一个妥协,朝廷不反对陛下在山东推行新政,不过陛下必须保证山东的赋税在洪武年间定税的基础上增加两成。 这就相当于朝廷把山东包给了陛下,这两年山东一直在稳步推进新政,听说那衍圣公的后人去求见陛下,希望陛下能恢复衍圣公的爵位。 陛下没有一口拒绝,而是提出了一个条件,若是衍圣公能够将整个南洋全部教化,让所有南洋百姓都以学习儒家学问为荣,陛下就恢复他家的爵位。 孔彦缙因《讨明檄文》的问题,已经没有了承袭衍圣公这个爵位的可能,而且现在他还在白莲叛军手中,如今已经被官军压缩到了登莱一带狭小的地区,官军随时都能将他们剿灭。 山东经历了一次白莲反叛,最大的好处是士绅的力量被空前的削弱了,陛下现在已经坐镇济南,鲁西新政已经全部覆盖,只剩下济南府、登州府和莱州府三府之地还没有推行完毕。 最难的就是济南府,做为山东第一大府,士绅保留的很完整,在白莲打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躲进了济南城。 孔彦缙的儿子孔承庆在心腹家人的保护下躲过一劫,如今就躲在济南城中,得知皇帝进了济南城,隔三差五就去求见,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应该没有这么大心机,其背后肯定有人在支招。 陛下不想因为孔家的问题,让天下的读书人恐慌,却又对恢复孔家爵位心有不甘,便出了这么一个难题给孔家以及其身后的人。 偏偏这样的难题他们还不能明着拒绝,因为这是他们学说的大义所在,所谓的有教无类,教化万民。不能说南洋之民就不是万民了,明知道皇帝在给他们出难题,他们也得接着。 至于能不能完成,那是以后的事情,不过孔家人却是心如死灰,教化南洋百姓,不是说不能完成,可是那要多少年的时间。 等到南洋百姓都以读儒家经典、说中国语言为荣的时候,那时候还有谁能够记起没落多年的孔家。 可是这又是孔家唯一的生路,两千年下来,孔家完全成了依靠儒家学说寄生于中国的家族,可以说无论是谁掌握了中国的权力,都必须要优待孔家,因为这是一个政治信号,表明当权者是重视读书人的。 如今的孔家已经没有了任何谋生的能力,没有朝廷的优待,用不了多少年,孔家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个问题。” “陛下这么做,那些读书人就没有反对吗?” “他们怎么反对,孔家都已经发檄文骂大明非法了,大明皇帝没有将孔家诛灭九族,就已经是仁至义尽。” 侯显觉得这孔家的问题还是需要慎重对待,毕竟如今朝廷地方官员可以说都是孔门弟子,不给孔家地位,就会让读书人认为皇帝是不是不用儒学治国了。 不过这不是他一个内官或者说是武臣该操心的事,他远离朝廷中枢,有洪保为他解说朝廷大事,这对他回到大明有莫大的好处。 “多谢老洪给咱家解惑,看来这朝廷也撑不了多久了,一个山东的赋税还不能支撑起大明朝政的运转。 早晚土地都让士绅霸占之后,朝廷会越来越收不上税,朝廷没钱就什么事都做不了,等到朝廷连最基本的京官俸禄和各地官道、河道休整的钱都拿不出来,那时候就是朝臣彻底认输的时候!” “他们怎么可能认输呢,当官的有几个是靠着俸禄过活的,也就京城的几个清水衙门是靠着俸禄过活,其他有油水的衙门,哪一个不是捞钱的好手。” “老洪!你看着吧,以咱们皇帝的圣明,早就看透了这些人的伎俩,山东新政完成后,陛下可能会暂时停下扩张新政的脚步,一方面在山东培养新政人才,一方面示敌以弱以让士绅放松警惕! 不过你可以看到,从北面的永平府到山东这沿海地区可就全在陛下的控制之中,这些地方有什么东西你能想到吗?” 洪保吃惊的说道:“侯公公是说陛下会涉足食盐的领域?” “除此之外,咱家想不出陛下为何会选择山东做新政试点,按道理说京畿之地更适合陛下就近掌控!” “北方雨水少,光照足,最适合晒盐,可以说是除了淮扬盐场之外,大明第二大的食盐基地。若是陛下掌握食盐的生产,就会极大的冲击大明的食盐市场,让大明的盐政趋于崩溃。 朝廷现在每年可是有二百万两白银的盐税,若是没有了这笔收入,朝廷立刻就能崩溃。陛下做好了天下大乱的准备了吗?”洪保与侯显不同,侯显多次出使乌斯藏,对政治有着足够的敏感度。而洪保大半时间都跟随郑和在海上漂泊,与王景弘一样是郑和的左右手,对政治反应上比不上侯显这样的天生纵横家。 “天下大乱?你也太看得起这些读书人了,有句话说得好,叫‘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句话就已经明确的告诉了我们读书人想要造反太难了。 你我读史可有看过读书人造反成功的,除了一个王莽是利用权谋夺取了汉室天下,可有用武力夺取天下的读书人?” 华夏自从大禹的儿子继承了他老子的基业之后,基本上就形成父传子家天下,这种依靠血脉传承的政治制度,几乎在整个世界都是一样的。这就说明了这种传承的稳定性,在没有找到比血缘传承更稳定的传承之前,是不可能出现其他的传承制度。 家天下的最大的弊端就是自私,政权的建立并不是以为百姓谋福利为宗旨,而是为了保证江山社稷的传承稳定为宗旨。 这种社会的政绩考量,从来不是考量一地的百姓过的日子如何,而是考量一地的税收如何,出了多少科举成功的读书人。 赋税是为了这个政权的运转,官员是为了保证这个政权的税赋正常的收取,而官员就是从读书人中产生。也就是说读书人是依附皇权寄生的,一个寄生虫能够有什么大的出息。 经过两天的休养,被晕船折腾的死去活来的弋谦,终于缓了过来。短短几天的时间就让这个原本有些发福的中年人瘦了一圈,这下子站到了一群移民中间就不会显得太过的突兀。 弋谦能够下地自己行动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侯显,虽然两人都住在总督官衙之内,但是该有的礼节必须要有。 而且弋谦对于南平州两眼一抹黑,需要侯显的帮助才能做好交接。侯显没想到弋谦这么快就能下地行走,这读书人的身子骨看来还是不错的。 “见过侯公公!” “拜见弋大人!” “侯公公!在下受命前来南平州任职,对这里一无所知,还请侯公公不吝赐教!” “好说,你我都是在为大明做事,在为陛下效忠,我们最大的目标是将南平州建设好,让南平州成为我大明的南疆锁钥!” “侯公公不愧是陛下看重的重臣,忠义之心令在下佩服,不知这南平州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南平州现在的情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在海湾最南端的海角上修筑一个灯塔。当时咱家设计高度是十层二十丈高,如今已经完成了五层十丈高,越往高修筑难度就越大,现在有一千人不干别的,专门就在修筑这座灯塔。 第二部分就是海军的军港建设,这一部分是海军内部之事,不需要你这个民政官负责。 第三部分就是大明在南平州的屯田,目前已经有十万百姓在南平州进行屯田。屯田的负责人是南平州都指挥使向大兴,向大兴不但要训练军队,保证南平州不被外敌侵袭,而且还要对屯田的百姓进行管理。 弋大人接任总督之后,向大兴以后就只负责军队的训练事宜,屯田之事将由你这个民政官负责,军政分离是陛下一直强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