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逆水行周在线阅读 - 第六百零二章 布局

第六百零二章 布局

    门下省,一座新落成的建筑内,半圆形的大厅里,宇文温正在现场视察,要亲自感受一下这个大厅的音效如何,皇太孙宇文旭站在中心讲台上,背诵千字文。

    宇文旭的说话声,经由面前的话筒(拾音器)和电线,传到布置在大厅里的几个电喇叭上,其音量放大许多倍,回荡在大厅里。

    宇文温听着电喇叭里传出的沙哑声音,觉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因为这声音根本就不是宇文旭的原声,不仅变调,听起来还有些诡异,让他想到了四个字:鬼屋魔影。

    一个荒废的学校里,破败的礼堂内,早已损坏的喇叭,忽然传出了诡异的童音,仿佛有人在念着千字文...

    宇文温干咳一声,把思绪收回,这么调侃孙子可不好,做长辈的不能这样不着调。

    他看看四周,看着大厅各处布置的喇叭,听着已经变调的声音,颇为满意:没有明显的回声,不错,不错。

    声音造成的振动,由拾音器(话筒)转变为电流,音量大小导致电流波动,而波动的电流让电喇叭(音响)产生振动,进而还原为声音。

    电传声的原理很简单,但实现起来不容易。

    现在已经有了成品,那就是电喇叭,简单的音响(播音)系统,还有电话。

    但是,因为技术不行,电传声的音质较差,以电话或播音系统为例,不仅会让说话者的声音失真,还会因为电线长度增加而产生无法忽略的杂音。

    电线长度超过一定距离,其杂音就会让人难以忍受,所以电话虽然发明出来了,却无法用于长途通话,甚至因为无法辨别说话者是谁,限制了许多用途。

    但短距离电话系统,和能够播音的播音系统,却可以用在会议厅交易所车站港口施工工地等公共场合,成品于去年年底问世,立刻就用在政事堂的新会议厅里。

    这个崭新的会议厅,可以容纳上百呈扇形分布的座位,每个座位都是高脚书桌加椅子,与会人员坐在会议厅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清楚听到讲台上发言者所说的话。

    因为音质明显失真,所以与会者根本就没法根据声音来判断说话者是谁,但是因为这里视线(照明)良好,大家都能看到讲台上发言的是谁,所以不会认为有人冒名顶替。

    这对于国务会议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

    台上,宇文旭已经背诵完千字文,在一排排席位间转了转,最后来到讲台上首位置最高的那个座位。

    那个座位是一套桌椅,用料十分讲究,雕着龙纹,只有一个人可以坐。

    宇文旭被这套漂亮的桌椅吸引,仿佛一只老鼠围着米缸打转般围着桌椅转,这里摸摸,那里摸摸,宇文温见状干咳一声。

    宇文旭回头,看见祖父点点头,于是坐在椅子上,端正身姿,仿佛一名教师坐在讲台上,看着台下课堂里的学生。

    宇文温坐在台下前排座位上,看着孙子在上面一本正经,于是笑着挥挥手。

    政事堂,是天子召集宰执们商议军国大事的地方,所谓宰执们,就是三高官官,这是将汉时以来的独相分裂成群相的结果,是皇权在于相权之争中的一次胜利。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正副长官加在一起,如今是十人(尚书令空缺),而政事堂实际上不需要太大,因为与会人员不过十几人,用不着太大的会堂。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宇文温决定让政事堂扩招,参加会议的人员,不是十几人,而是百余人。

    他实行了一项改革,门下省政事堂,开会时成员增加,设参知政事一百人,列席政事堂会议。

    这一百名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在会议上没有决策权,获得允许后方可发言。

    而在这一百名参政中,又会选出十二名平章政事,简称平章,在政事堂会议上有发言权决策权,也就是可以进行票拟,参与军国大事的投票表决。

    十二名平章,其品级同中书门下,也就是正三品;而其他参政,品级为从三品,只有参政知事一职。

    宇文温在政事堂搞出这种花样,设了十二位平章政事,等同于让本来是十个人的宰执队伍,人数扩大到二十二人,进一步将相权碎化。

    那么,人多嘴杂,二十二人的宰执队伍,会不会导致决策效率低下?

    不会,因为政事堂会议的决策实行投票表决(票拟),三高官官和平章们一人一票(中书令侍中是一人两票),简单多数就能通过决议,若是出现平局,由皇帝做最终选择。

    而那些非平章的参知政事们,列席会议,作为见证。

    如此一来,可以说参政们是花瓶般的摆设么?

    当然不是,因为宇文温在门下省政事堂名头下,增设了一个机构,是为谏议院。

    谏议院的职能,就是对中书省送来的诏令进行审核,而审核的方式,就是参知政事们投票表决,三分之二赞同就可以通过,若没达到票数,封驳(将诏令驳回中书省)。

    原先,中书省负责根据皇帝的指令拟定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也就是门下高官官侍中副长官门下侍郎进行诏令的审核工作。

    现在,等于是用谏议院这个机构,取代了侍中门下侍郎的职责。

    当然,侍中和门下侍郎也会参与表决,但在一百人的参知政事(含平章政事)面前,侍中和门下侍郎已经丧失了门下省的主导权。

    直接后果,就是门下省不可能出现强力宰执,这样的设置,就和宇文温将尚书令空置一样,是削弱相权避免出现权臣的措施之一。

    但是,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谏议院这个机构,其成员名为参知政事,其人,是从皇族(含宗室)勋贵(公爵爵位及以上)官员(一定品级以上)中选取。

    可以说,这是让贵族及官僚们更广泛参与议政的机构,能提供更多的宰执位置(平章政事)来安置那些边镇大员,毕竟三高官官的位置其竞争实在太激烈了。

    与此同时,参知政事们还可以提出议题,表决通过(三分之二赞同)后,可以提交政事堂会议表决,这就让各方利益集团有了一个主张利益提出政见的可靠途径。

    所以,正如科举对于寒族十分重要那样,各大利益集团必然会喜欢谏议院这个机构,皇帝将来想要废除,不那么容易。

    皇帝想要乱发诏令,好歹多了谏议院这道防火墙。

    与此同时,谏议院还可以安置宗室,让宗室藩王换一种方式,参与到国事决策之中,不仅不会威胁皇权,还能成为皇权不可或缺的帮手。

    因为中书省拟定的诏令要想在门下省通过,就必须在谏议院的表决中获得三分之二多数,那么,在谏议院安插听话的宗室勋贵任参知政事力求诏令能获得表决通过,就是皇帝的必然选择。

    用新形态的政治博弈制度,营造出皇帝任用善待宗室的新需求,这就是宇文温为儿孙铺的后路。

    与此同时,这样的政治博弈制度一旦走上正轨,平稳运行两三代人,谏议院就会慢慢蜕变。

    待得时机成熟,就有可能蜕变成另一个机构:议会。

    宇文温收回思绪,看着坐在上首的孙子,看着孙子那一本正经的模样,视线忽然有些模糊。

    我已经尽力布局了,成与不成,就看你们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