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苦战
楚军们同时屠刀挥下,三千颗头颅,掉下城头! 一言之间,便使三千颗人头落地,呼延铁石连眼皮都不眨上一眨,反而面露开怀笑意,说道:“将这些尸体,全都挂在城墙上,供齐军瞻仰。” 城墙一时悬下三千具尸体,呼延铁石看着城下面沉如水的项吕,哈哈笑道:“项将军,此等盛况,可壮观否?” 项吕寒声道:“你是在找死!” 呼延铁石满意地点头道:“看来项将军还是明大势的,你愤怒么?如果业已怒火滔天,那便来一决雌雄,我楚国将士,早就严阵以待,等着将你齐军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眼看项吕脸色越来越是难看,林伯安忙道:“项帅,不可冲动,这呼延铁石,明摆着就是想要激我军攻城,而我军若强攻,势必会死伤惨重,不若围而不攻,待楚军粮草耗尽,届时自然不攻自破。” 项吕摇头道:“绝不可围而不攻。” 林伯安一楞道:“为何?” 项吕道:“如若坐视呼延铁石屠杀城中百姓,袖手旁观,毫无动作,势必会激起已经臣服的晋人的强烈反弹,我大齐若想彻底征服这片土地,就必须征服晋人的人心。呼延铁石恐怕正是看穿了这一点,才屠杀城中百姓,所以我们明知是计,也不得不遂了这呼延铁石的意。” 林伯安叹息道:“若强行攻城,也不知要死伤多少将士。” 项吕道:“一时之流血,换万世之太平,也是值得的。呼延铁石既然如此迫不及待想要我军攻城,那咱们就让他如愿以偿,待破城之后,我定将此贼将凌迟处决,枭首示众!” 他说罢,仰头看向城头,大声道:“果真是楚蛮子,与茹毛饮血的禽兽毫无分别!呼延铁石,你竟敢屠杀我大齐子民,本将军必为眼下所有死去的无辜百姓报仇!” “全军——” 他随后声震如雷! 齐军骤然作进攻状。 “杀!” 他怒喝。 齐军随即对青凉城发起猛攻。 …… 战斗持续一个昼夜,齐军丢下几千具尸体,无功而返。 不过青凉城的城墙,也已满目疮痍。 而与此同时,齐军各部兵马陆续增援而来,项吕当即作出战略部署,在舆图上画出四个进攻点——也就是青凉城的四方城门,依靠人数优势,彻夜不停的发起猛攻。 可青凉城墙委实太坚固,楚军也着实悍勇,愣是守得固若金汤,纵使亦是死伤惨重,可齐军一时三刻,根本看不到能够攻破的希望。 过了五六日,齐军已死伤数万人,各部将军纷纷找向项吕,声称如此下去,齐军必定都得撂在这里不可,就算最后能攻破青凉城,也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都快赔到姥姥家了。 不过无论各部将军怎么义愤填膺,项吕都无动于衷,最后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继续攻城,若有怯战者,立斩不赦!” 将军们没法子,军令如山,也只能愤愤而去,与楚军再拼个你死我活。 战事无比激烈,青凉城下的护城河,已然被浮尸所填满,散发着铺天盖地的恶臭。 鲜血染红了城墙,无数齐军舍生忘死,顶着楚军的滚石箭雨,迎难而上,几次成功冲上城头,奈何终究还是又被打退回去。 齐军死伤越来越多,而将士们的怨气也越来越重,项吕心知若继续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齐军就要从自身开始瓦解了,他当即下令暂停攻势,叫来诸将。 诸将一个个灰头土脸,满身血渍,没人说话,气氛甚是压抑。 项吕坐在上首,淡然道:“有话就说,叫你们过来,可不是让你们来装哑巴的。” 有将领气呼呼的起身,大声道:“项帅,林帅,不能再打下去了!我们这是在送死!这伙楚军,现在看来,乃是孤军,根本等不到楚国来的援军,我等只要将其困于孤城,待其粮草耗尽,届时自然便能破城,将其一举全歼,为何非要急于这一时三刻,让兄弟们去白白送死!” 其他将领没说话,不过皆是深以为然地点头。 项吕看向那敢于直言的将领,淡然问道:“你怕了?怕死?怕埋葬于那座青凉城下?” 那将领霎时脸色通红,急怒道:“龟儿子会怕!我邬定南打了半辈子仗,什么场面没见过,早就打算将这副残躯丢在战场之上了,可……可即便是死,如此死法,末将实不甘心!” 这时又有将领猛然战起,怆然说道:“末将手底下的弟兄,已经死了上万余!是我将他们带到齐国来,如若因为打这场毫无意义的苦仗,让他们全都葬身于此,末将如何向他们的妻儿父母交代!” “毫无意义?”项吕沉声道:“你觉得是毫无意义?” 那将领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项吕扫视众将,脸色愈发阴沉,“本帅难道就不知围城,方为上策?你们以为本帅就不知道爱惜将士的性命?可这青凉城,必须尽快攻下不可!本帅也是别无他法,唯有强攻,就算所有将士都埋葬在青凉城下,也在所不惜!” 他虽是后起之秀,但战功赫赫,又被文帝封为平晋主帅,一番大喝,众将无不一惊。 “请恕末将不解,还请项帅答疑解惑。” 脾气直的邬定方不懂就问。 项吕说道:“原因无他,唯四字——聚拢人心。我军虽已灭了晋国,可晋国还有千千万万的百姓,他们有的,甚至已经开始以齐人自居,如若我军坐视呼延铁石屠杀青凉城中的百姓,却让所有晋人如何看?我大齐压根就没当他们是自己的子民?” “我军之所以对晋国的灭国之战如此顺利,那是因为他们的百姓早就苦朝廷、苦那些世家门阀久矣,他们渴望新的朝廷,新的君主,让他们过上太平、至少相对公平的生活。” “而我大齐若想永久统治这片土地,就必须聚拢人心,让所有晋人,渐渐认同大齐,并以齐人自居。” /84/84215/2885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