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惊鲵入咸阳,秦王秦相论合纵(求追读!)
咸阳郊外 “呼!呼!呼!” 一身灰色粗布衣衫的惊鲵大口地喘着粗气,倚靠在林间的一棵大树上。 尽管她知道,此刻坐下来调整内息才是能最快回复体力的,但她根本不敢坐下来休息,喘了几口粗气便继续前进。 从新郑城出来,她便直奔阳翟,一路太平。但身处韩国境内,她也没敢放松。而后进入洛阳之地,本以为进入了秦国的地土应该可以安心不少,结果反而遭遇了大量来自赵国和魏国的暗探追杀。 终究是她这个天字一等杀手的身份太过敏感了,再加上这段时日魏国那边的罗网分坛开始调查起了信陵君魏无忌的动向,这才引起了这位两度破秦的公子注意。 一路上,惊鲵遭遇的暗杀次数几乎都要抵得上她这辈子执行任务的次数了,即便是她这样的天字一等杀手都被折腾得十分狼狈,不得不换上一身低调的粗布短衣,在脸上涂抹锅灰遮掩那清丽的秀容。而这连日的逃亡之旅,也让惊鲵再也看不出往日的从容和靓丽。 但即便如此,那难以被掩盖的独特气质还是经常让她暴露自己的身份。而为了将黑龙卷轴安然送到咸阳,她不得不一次次绕路躲避追杀。 最终兜兜转转,总算是进入了咸阳的地界,也是罗网的大本营,再也没人敢、也没有能力在这里继续追杀惊鲵了。 惊鲵的归来是罗网高层早就知晓的,更何况惊鲵的身上还携带着黑龙卷轴,就连原本打算偷偷溜……咳咳,就连嬴政都因为惊鲵身上携带的黑龙卷轴而放缓了微服出行寻访人才的计划。 一时间,咸阳戒严,罗网六剑奴、掩日、黑白玄翦等罗网天字一等杀手全部集中在咸阳宫四周警戒。 嬴政看完了那份由惊鲵翻译出来的书信,心中有些震动,不过更多的是激动和兴奋。 商鞅变法,军功爵制确立,秦人闻战而喜,这种尚武的风气不仅影响着秦人,也包括坐在王座上的秦王。 自秦孝公以后的历代秦王在位期间,如果不来上一次合纵抗秦,都仿佛是瞧不起这一任秦王一样。 只不过,不同于兴奋的嬴政,吕不韦的脸上却布满了愁容。 身为秦国的相邦,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秦国此时究竟有多么虚弱,甚至虚弱到函谷关以外的许多城邑驻防兵力都不过千,库府内的粮食也根本不够支撑秦军打一场大仗,而是悉数用于修凿郑国渠的徭役们身上了。 《秦律·仓律》隶臣妾其从事公,隶臣月禾二石,隶妾一石半;其不从事,勿禀。小城旦、隶臣作者,月禾一石半石;未能作者,月禾一石。小妾、舂作者,月禾一石二斗半斗;未能作者,月禾一石。婴儿之无母者各半石;虽有母而与其母冗居公者,亦禀之,禾月半石。隶臣田者,以二月月禀二石半石,到九月尽而止其半石。舂,月一石半石。隶臣、城旦高不盈六尺五寸,隶妾、舂高不盈六尺二寸,皆为小;高五尺二寸,作之。 秦法严苛,但秦法也有体谅民众的地方。 秦国的徭役是由政府提供粮食和衣物的,甚至还会考虑到因服徭役而外出给这户家庭带来的损失。这些高福利高待遇,与其说是徭役,不如说是一场变相的以工代赈,这也正是秦国动不动就能调动几十万人服徭役的原因。 但连续数年调动数十万人修凿郑国渠,即便是以如今的秦国,也有些难以为继,而就在这时收到了疑似合纵的消息,这对于秦国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所以,吕不韦脸上只有愁容。 当年在劝说嬴政同意修凿郑国渠的时候,他就已经考虑到修凿郑国渠给秦国带来的潜在隐患。 他自诩绝对算得上是一位能臣,也清楚六国亦不乏聪明人,不止他一个人看得出郑国渠对于秦国的价值。没有人会坐视秦国将关中打造成不亚于巴蜀之地的天府之国,因为那将意味着秦国会变得更加强大。 但吕不韦认为,在上一次合纵中背信弃义的信陵君和魏王圉应该已经丧失了山东各国的信任,是不可能再组织起下一次合纵伐秦的,却没想到他们居然找到了足以代替信陵君主持合纵的人。 “仲父,这個庞煖……孤似乎从未有所耳闻,这究竟是怎样的人,竟然能代替那位信陵君,主持合纵大事?” 大殿中,嬴政看向愁眉不展在吕不韦,往日二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因为外敌的出现而消弭,甚至亲切地喊上了一声“仲父”。 听着那一声许久未曾入耳的“仲父”,吕不韦看向嬴政,回想起当年那个抱着一卷书向他提问的孩子,那逐渐被皱纹一点点侵蚀的面容上忽然泛起了一丝笑容。 “赵将庞煖,大王不知道也正常,那是一个从赵武灵王时期就活跃于世的老家伙了,他可比廉颇还要大上一轮的老将。” 嬴政呆呆地看向吕不韦。 他要是没记错,今年的廉颇应该在八十岁左右,而比廉颇还要大上一轮的老将……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吕不韦回忆起罗网情报中有关庞煖的信息,说道:“早在赵武灵王时期,庞煖就曾经与武灵王论兵,为赵武灵王阐释了‘百战而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的含义。只可惜当年沙丘之乱,赵武灵王身边聚集的名将散去,庞煖在索性跟着他的老师,道家的鹖冠子先生,一同在楚国的大山中隐居了数十年。” “原本以为这个比廉颇还要老上一轮的老家伙应该早就在楚国大山中清心寡欲,不再惦记这些功名利禄了,没想到他居然会再次出山主持合纵。” 吕不韦幽幽地叹了口气,他也的确没想到山东六国居然还能找出这样一个老不死的家伙出来。 虽然赵将庞煖并没有多出名,但那资历和岁数摆在那里。他背后还有道家的背景,参与合纵的各国主将面对庞煖也只能乖乖听指挥,就算是性格执拗的廉颇都只能乖乖听话,从某种角度来说,他甚至比起信陵君还要合适。 只是,最令他头疼的,并非是合纵,而是张机在信中提到了蒲阪津。 (2101字) /110/110977/29123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