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章 李承乾见顾青
,大唐贞观一书生 “慢慢看,这本书是我翻译过的,自己有些潦草你可以就着看,原本用的字不是大唐字所以你看不懂。” “谢谢皇叔。”李象再次说道。 摸着自己侄子的头,李治离开书房,来到顾青的身边,“顾青,你说海水和湖泊的水有什么区别吗?” “你知道盐是从哪里来的吗?”顾青也反问道。 “盐田,海水也是咸的。”李治回答。 “那就是了。”顾青接着说道,“我们把盐融入水中,就是加重了水的重量,这个涉及到一个密度的理论。” “你这本书借我看看,我回去可以琢磨琢磨。”李治说道,“那照你这么说海水里面有盐,那么海水比湖泊水更重,那海水的浮力会不会也比湖泊水更加的大。” 顾青微笑点头。 “好,我知道了。” 刚想离开李治转头又问道,“顾青,很多年前在海贸司还没成立之前,你说过一个铁船的概念,铁真的可以浮在海上吗?” “可以的。”顾青说道。 “为什么?这好像和我们平日里的认知不一样。”李治追问。 顾青神神在在说道,“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说过,物体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与水的密度,船排开水的体积以及重力速度有关,所以,铁做的船虽然很重,但是它在水面上排开水的体积也非常巨大,这些非常可观的排水量所产生的浮力就与船本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力的守恒定律,就可以知道船可以在水面上浮动。” “浮力的真正奥秘其实是相互作用里的一种作用。”顾青接着说道,“我们知道不论多么大小的铁,都会沉入水底,其实和重量是没关系,不论多么大小的铁都会沉入水底,不论海水还是湖泊水,这一点晋王殿下大可以试试。” “照你这么说那铁船是不可能实现的?”李治再次说道。 “我在举一个栗子。”顾青接着说道,“我们不如换一种东西,木头,我们知道不论多大的木块都可以浮在水面上对不对。” 听到这里李治有了一些思路,“什么意思?” “重量是无关,而是一种叫做密度的东西。”顾青再次说道,“铁很硬,但是木头相对软,因为木头没有铁那般牢固,铁将所有自己牢牢契合在一起就会非常的坚固,所以铁的密度比木头大很多,木头内部其实是稀松的,晋王殿下不妨试试,一块内部镂空的木头,和一个同样重量的实木哪一个浮的更高。” “这个很简单,一定是内部镂空的浮的高。”李治回答说道,“重量不变,但是内部已经变化了,我好象有些明白了。” 顾青接着说道,“不一样的体积,同样的重量也可以做做实验。” “我懂了!我去试试。”李治心中好像打开一扇新大门,一种新的知识在他的脑海中慢慢浮现,急急忙忙离开顾家往海贸司而去。 “青春啊。”顾青看着李治匆忙离开的背影长长一声叹息。 几日之后,顾家的修路依旧在继续,今日顾青见到了一个客人而是许久不见的王金。 客气的走上前顾青说道,“王公公好久不见,火器局遇到什么难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