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教授级的厨子
上报夏清竹一事自然水到渠成。 夏清竹干脆对他说、以后官阶不超过他的,自己封就行了,如有需要过后做个备案....... 她又怎么不会明白自己的男人呢! 从某方面来说,杨佶比她还看重这片国土,比她更不想让大景乱成一团。 整个特区,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一晃三年! 开垦军团第一年清出土地,第二年播种,当年起产所收获的粮食 包括大稻玉米土豆红薯等等,整个产区各种农作物堆积如山! 二十万军人所做的努力没有白费....... 平均亩产过千斤,这过数目更是极大的激励起这二十万军团的士气。 这当然是很关键的! 当初让他们来开垦,基本上人人带有某些绪,只是这是军令,他们不敢抗拒而已! 如今成果出来了,不旦满足了特区需要,多出来的一半还可以源源不断供应到需要的地方 大景、只是推广出去,饥荒可以消除了。 这千百年无法解决的问题,给这二十万人破天荒般完成,整个大景为之轰动。 随着这些产品运送到全国各地,随行队伍里,还有一支奇特的《落月小吃团》 这支据说由特区官方组织起来的小团队,一抵达当地便收购一处绝佳还宽敞的门面店...... 凡是这支团队看上的位置,不管原来属于那个富豪宗族,统统拿下来。 这是行政任务,而且有当朝一品大员杨佶画押,谁敢当钉子之户? 运送物资的队伍首先抵达的各地郡府,这店直接盘下来的价格当然不菲。 幸好、虽然说是强买强卖,价格方面倒还公道,原物主虽然不忿,但总算不吃亏...... 随着这些种子由各郡城主发放下去的,还有一份直接煮熟食用的配方。 农民或土地主人在品尝过新品种后,基本同意拿出一半的土地种下这批新农作物。 而扎在郡府的特区小吃店经过装修,直接以前店后作坊的形式、很快便在当地轰轰烈烈的开张了。 一部分有脑瓜子的人是想不明白的 京城小小商品超市、也是杨大人与新王联手搞起来的,要说赚钱,他们只要把店开到那里,那里必然火爆! 如此绝对有赚头的事,他们居然不干,留给全国各地、甚至邻国无数商人前往京城购买,再带回当地狠狠赚上一笔,这才是让全国疯狂的生意哪! 放着一本万利的生意不干,偏偏推广这不起眼的小吃? 这一切、直到特区小吃开张,当五当十宝钞就能品尝吃饱的小吃店,一开始想尝个鲜的人们根本就压抑不住再去吃一回的心态 后果就是、全国各地的小吃店门口,排起的队伍由早到晚....... 杨佶当然不奇怪,这是可以预见的。 连夏清竹蓝瑜等等这些挑吃的主也喜欢天天吃,普通人怎么可能经受得了这些惑? 最关键是:价格不贵还实惠,人人都吃得起....... 一段时间,有些人家干脆把小吃店当食堂,一三餐就靠它解决算了。 有隔壁城镇的人闻风而至,吃过之后更是痛不生 你大爷啊! 如此便宜又好吃,还管饱的食物,为什么他们那里没有呢? 毕竟、稍远一点普通人过来尝个鲜可以,但要天天过来吃实在不现实。 一来一回,近的要一天,远的就更不用说了。 最糟糕的是:小吃店温馨提示,小吃最好当天吃,隔夜味道不好,时间长还会坏掉。 这跟大景原来的小吃作风完全不同哪! 原来各地的小吃,那怕一个面团,也是可以放上十天八天的,满足人们出行带上一点...... 最终各地出现联名诉新王书,要求尽快把特区小吃开到家门口。 这股风甚至比小商品更让人们疯狂。 小商品虽然重要,但有全大景的商人带货,各地方基本也能买上一两件。 随着跑商的人多,虽然价格贵了,但起码能用得上,而小商品、一些品种放上十年八年都没问题...... 等夏清竹把这波信息反馈到杨佶这里 杨佶再次通过官方向全大景发布消息: 所有的小吃,材料都由是新农作物加工而成,而加工也不复杂,只需要匠人打制便可制造出来。 随公告后面,关于新农作物加工成粉,再制作出小吃的配方也出来了。 这下、大景陷入疯狂的种植新农作物的浪潮。 可惜、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下种的、幸好杨佶在这方面有相应的新农作物指南。 到了第三年 新的农作物上市,纵然是整个大景都有播种,特区所有土地也种上,但所有新品种仍然供不应求。 这些新品种好啊! 肚子饿了直接吃,管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