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束发进宫
柏灵绕着院子完完整整走完了一趟。 她再一次回顾了一遍自己手里的清单,感觉该置办的挪动的东西,应该是已经全都搞定了。 太阳渐渐升高,也渐渐热了起来。 日光斑斑驳驳地透过头顶繁盛的枝叶,柏灵抬起头,“这是什么树?” “是宽叶红,丹桂的一种。” “桂花树啊。”柏灵楠楠地重复着,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对了,还有这儿。” 她指着脚下的树荫,“你再去帮我弄把摇椅来,就放在这棵大树下头。” 等到这桂花开了,整个庭院应该都会很香。 而秋日里,在没有杂事的时候,这样一个弥散着花香的小院,实在很适合读书。 赵七在一旁点头,拿出一支细毫沾了沾舌尖,在柏灵清单的末尾补上了一句。 柏灵扬了一口气,她站在树荫下环视了一圈这片此刻属于自己的庭院,这才真正体会到,有一块独立的办公区是一件多么让人惬意的事。 …… 恭亲王府,甄氏正站在镜前,亲自给世子正发冠。 这顶玉质的莲花冠,甄氏很少拿出来让世子佩戴,一是因为它沉,二是因为它贵重且易碎。 “母妃……我觉得可以了。”陈翊琮等得有些微的不耐烦了,“你现在戴得再正,等孩儿一会儿走两步——” “别动。”甄氏轻声道。 陈翊琮深吸了一口气,还是乖乖坐好了。 甄氏拿着子午簪轻轻穿过了发冠,她低声道,“你皇爷爷今天单独召见你,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说,你要用心听,也要用心记,明白吗。” “嗯,”陈翊琮认真应道,“孩儿明白。” “要多听,少说。”甄氏又补了一句。 陈翊琮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他有时候觉得,他所认识和熟知的那个御座上的皇爷爷,和父母眼中的皇帝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不过他明白,母妃这是担心他说错话,为了保险起见的叮咛。 “听到吗?”甄氏问道。 陈翊琮笑了笑,“听到了。” 此时恭王已经先一步出门进宫和内阁大臣们议事,甄氏亲自送世子出门。甄氏望着儿子的背影,忽然有种陌生的感觉。 总觉得陈翊琮还在襁褓里嗷嗷啼哭还是昨日的事情,怎么忽然一下,就好像长大了呢。 陈翊琮飞身上马,回头望了一眼母亲,见她正若有所思地出神,不由得轻声喊了一句,“母妃?” 王妃又重新看向世子。 “那我走了。”陈翊琮轻声道,“中午孩儿要是回来得晚了,母妃不要等我,先自己吃。” 甄氏点了点头。 在宫人与侍卫的护送之下,陈翊琮的身影在马背上渐渐远去了。 甄氏一直没有回去,而是定定地站在那里,直至目送世子完全消失在路的尽头。 孩子大了,有些事情大概也只能让他自己去扛。 也只有他自己能扛了。 …… 养心殿,建熙帝半靠在软垫上,他今日的气色比起前两日稍稍好了一些,只是神情凝固在那里,显然非常不快。 在建熙帝软塌的对面,放着那张由关山带回来的,巨大的周金地图。 而他正铁青着脸,半卧着翻阅着内阁递送来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