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流量经济
奖惩机制其实挺简单的。 无非就是出租车司机的出勤率、事故率、服务态度等等。 但怎么去评定呢? 陈凡说:“出勤率我觉得就算了,我们不鼓励加班加点。” 孟繁斌也说:“是啊,用不着,他们本身就有份子钱卡着。” “所以,最重要的是事故率、服务态度。” 出租公司走的是集体保险,事故率高保费相应就高,你一台车影响的可能就是几百台车。 大家讨论一番,制定了相关的奖惩条例。 接着讨论服务的事儿。 陈凡说:“咱们出租公司属于服务企业,司机的服务水平关乎我们企业的生死存亡。” “是啊,是啊。”大家纷纷赞同。 “可服务怎么去评定量化呢?” “当然是投诉了。” “就是接各种投诉电话是吧?咱们每天都能接好多,根本没法处理。” “所以得成立专门的客服中心。” 当下,整个蓝城市除了蓝都宾馆等几个特征明显的服务企业有客服中心,一般企业还真没有。 “专职客服吗?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啊。” 孟繁斌说:“这个投入值得,咱们这种企业就是得向服务要效益。” “让客户给司机师傅打分,咱们再根据服务分,还有安全行驶分给司机师傅评级。级别越高派车的机会越多,奖励也越多……” 陈凡一口气拿出了很多很细致的想法。 “好啊!好啊!陈总的建议很实用。” 其实,这都是跟网约车学的。 相比传统出租车,网约车确实大大提高了服务水平。 最后,大家又讨论工作时间。 有人建议八小时工作制。 “那不成了三班儿倒了吗?不好,不好。” 还有人建议两班制,一个白班一个晚班。 “咱们这个小城市用不着晚班吧,晚上拉不了几个人。” “再说晚上不太安全吧……” 说着,说着大家突然就说到安全问题了。 80年代末抢摩托车的风潮还没过去,最近一段时间又开始刮起抢出租车的风潮了。 不到一年的时间,辽省各地都已经发生五六起了,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实际发生的案件恐怕更多。 一方面这会儿的人要钱不要命。 另一方面这会儿的车辆全国没联网,你在一个地方抢了车,到了外地拾掇拾掇一样能卖出去。 说到这个话题孟繁斌脸色都变的凝重了。 一个伙计小声说:“今年春节前咱公司老沈差点就被人抢车了,幸亏老沈机灵硬把那个坏蛋甩下去了。” “是啊,老沈腰上还挨了一刀。” “听说老沈现在还神经兮兮的,天一黑就不敢出来了。” 陈凡看看孟繁斌说:“孟总,咱们司机都有人身保险吧。” 孟繁斌点点头:“都是保车的时候带的。” “那不行啊,司机师傅得有专门保险,不出事还好,一旦出事了咱真赔不起啊。”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啊。” “该花还得花啊,这个钱不能省。” “干脆!晚上就别跑了。” “其实,晚上大家更喜欢打车……” “这样吧,”陈凡建议说,“晚上就到半夜一点吧,然后凌晨5点再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