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沐浴
书迷正在阅读:神医狂妻:邪帝,好闷sao、恶魔的专属:丫头,我想你、天行九歌之零点、被过度保护的守门员、花瓶女配开挂了、耽美之生若夏花,无余不开、步步承宠:总裁囚爱成瘾、我能看见血条了、火影之尸骨脉红叶、江州探案笔记
这还不算完,这个木桶的制作,还有几个步骤。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复杂的工艺,将制作好的木桶放在水里浸泡,我们都知道木头经过浸泡以后就会变得膨胀,然后和周围的木板就会挤压,这样每一块木板之间就会变得非常紧密,再将浸泡过后的木桶刷上桐油,这样就能够防止漏水了。 而到了这里,整个步骤到这里还没有结束,还需要将刷好桐油的木桶再进行12小时以上的高温蒸,这是为了防止有蛀虫进入木头,最后再只要将高温蒸过的木桶烘干,将边缘部分打磨一下,整个洗澡用的木桶就制作好了。 是不是很复杂,也很精密呢? 古代人虽然没有现代的机械,但在这些方面,也是有着自己的智慧的。 出门在外,也没有什么花瓣浴,或是什么精油之类的。坐在木桶内,苏雪烟擦了些皂角。 沐浴,就是今日通常所说的洗澡,包括头、身、手、脚的洗浴。 然而古人却分得极为细致,东汉的许慎《说文解字》中有云:“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也。” 所谓“濯”、“洒”就是洗的意思。 据此看来,古代的沐浴与今日的洗澡的意义并不完全吻合,而只有把许慎对“沐”、“浴”、“洗”、“澡”的解释结合起来,才能是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洗澡。 最初,人们沐浴只能到河里洗。在洗涤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些泥土抹在手或身上,再用清水洗去,比原来还干净。 于是泥土成为最早的清洁剂,当手沾油脂时,用泥土揉搓,再用水清洗,油污很容易去掉。 直到现代社会,也有很多人会用搓泥土的方式来去除汽油、柴油、动物的油污。 但是泥土毕竟不能洗涤面部和细嫩部,于是人们从一些颜色发暗红潭水里熬制出结晶体状物质,可以洗去衣物和发际间的污垢。这就是原始的“碱”。碱有很强的去污能力,用于洗涤已经很悠远。即使现代人,各种皂类也有碱的成分。 从文字记载看,秦汉时期,人们就用皂角来洗衣物和头发了,到隋唐已形成惯例。皂角是皂荚树的果实。在使用前要将整个的荚果砸碎,弄成粉末状或泡在水中。 因为皂角是天然植物,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所以可以洗涤头发等细部。据说使用皂角水洗涤的头发,干净乌亮,略带芳香味,洗涤的衣物颜色不褪,因此很受百姓喜欢。 猪是人类家饲并食用的主要动物,因为猪的胰脏有很强的去污力,还能润滑皮肤,所以人们在猪的胰脏中加碱,缓解碱的刺激力,再添加一些香料,使其在使用时有香味,百姓把这样制造出的皂叫做“猪胰子”,并做出各种形状,成为了盛极一时的护肤品。 唐朝的胰子兼有冻疮膏的作用,高档一点的称为“面药”和“口脂”,用来涂脸和嘴。宫中在冬天会发给官员。 杜甫《腊日》中有:“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西周时期,沐浴礼仪逐渐形成定制。由于沐浴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也对沐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把沐浴单纯地看做洁身净体、润肤养身。祭祖前要沐浴净身,表示内心洁净虔诚。